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作为庶民的绝望

是在firefox自带的latest headlines上知道杨佳被执行了死刑。有一点震惊,因为这事情好像还没有一个“说法”公布于众。之前盛传的他因为被怀疑偷自行车而遭受上海警察殴打的事情,好像既没有被否认,也没有被证实。怎么就草草地判决了呢?我很惶惑。

看到王小峰博客一句话言简意赅:11月26日,一个中国青年和法治一起死了。

政府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有基本思考能力的人都会和我得出一样的结论,所以我就不就其本身的不正当性和愚蠢性作太多评述了。一个不断被内部失灵的国家机器挑战自身政权合法性的政体,其运作似乎已经不再以任何一种、或几种利益群体的意志为转移;相反地,这个部件失灵的庞然大物,成为了一个自身有自主性、但无方向性的“利维坦”,非变革,无以扭转之。至于变革是以大规模暴力形式、局部小规模暴力(就像今天正在发生的情境)、还是自上而下的“颜色革命”进行,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最保守的,可能是以“不损害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当下利益”为前提。但即便如此,也依然会举步维艰。

杨佳一事,我希望人死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引发我们严肃思考的起始。

至于对我个人来讲,更进一层的是,我忽然有一种作为庶民的绝望之感。在包括比较开放的南方报业的报道中,对于杨佳和其母的报道中,都有大篇幅的关于他们母子人格、性格、甚至心理问题的描述。似乎叙事的潜台词就是,“一个来自不健全家庭的具有心理障碍的青年对于社会不适应所引发的伦理、法治悲剧。

个人“心理障碍”,多少制度性的罪恶,挾此之名。现代性的悲剧就是,个人要以赤膊上阵的方式,对抗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国家、法制、教育系统、大众传媒。法庭、考场、家中的电视机前——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的两股权力之间的对抗,被巧妙地处理地极为隐蔽。以至于对于所有个人生命的失败、失意,我们可以抱怨和谴责的,只剩下一张皮、206块骨头间,有且仅有的自己。

我时常思考那个1949-1979年之间的所谓“疯狂”的“革命年代”。主流话语说,那其间充斥了杀人、吃人、疯魔、血腥的悲剧。我不想否认,这些尚没有什么理论体系可以完整诠释的图景,的确不是无辜的。我只是想,今天我所生存的社会,就比那时候美好、文明么?剥去皮相,一样的残酷血腥。隐蔽的吃人,比“肉搏”更让人恐惧颤栗;精神的泯灭,比肉身的消亡更加彻底;醉生梦死,才是最卑微的永逝。

12 comments:

大海 said...

几十年前的那场运动,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编写历史的人也尽量回避,而我却没办法否认那场运动再来一次的可能性,因为那不是基于人性的疯狂,而是制度下的集体疯狂。

稳定的代价就是当庶民受到不公待遇时不能反抗,反抗是对稳定的威胁,而既得利益集团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前几天哈尔滨的三个警察被判无罪,而作为证据的录象是片断式的,我不能断定录象经过剪辑,但那至少是不完整的。单从法律角度来讲,就算不是故意,也应算作过失,“无罪”二字显得如此荒谬,但作为庶民,面对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沉默,因为没有力量,也没有显示力量的机会,更重要,缺乏必需的勇气。

杨佳案有客观的事实,死刑判决没有争议,但办案的过程显得如此的诡秘,丝毫不顾公开审判的呼声。杨佳虽然犯法,但至少有反抗的勇气,如果他的对象是普通百姓,那么他就代表了强势,而在这个案子中,他显然代表弱者。虽然他伤害的也许只是普通的公务员,受害者的家庭值得同情,而我更愿意将这件事理解为对superstructure的反抗。

有很多未经世事的人就像那时的我,虽然看到了普遍的现实,却仍然坚决地维护现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很大程度上将现实中的事件归咎于人性的丑恶,而对于制度,仅仅理解为“不完善”,从而选择性忽略了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跟几十年前那一群狂热的青年没什么本质区别。

对于印度正在发生的“911”事件,我看到很多网友都没有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而是幸灾乐祸,趁机数落印度不该跟着美国反恐,跟当年美国911时人们发自内心的鼓掌如出一辙(很惭愧那时我也鼓了掌),跟有人跳楼时大批群众欢呼鼓掌在楼下鼓动他赶快跳属于同一种中国人固有的藐视生命的阴暗心理。有一种趋势,这种心理逐步被意识形态导向成为理所当然的“正义心理”,人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基于这种不加正确引导反倒肆意放任的集体性的心理,再来一次运动,并不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Mingyu said...

旧浪潮好久没有文章了,不如把这篇贴上去?我喜欢这个题目。

BTW,感恩节快乐:)

Anonymous said...

“正义心理”不仅仅是放任,而是被有意识地引导。上帝要人毁灭,先让其疯狂。

onegrid said...

浮云同学,在你的鼓励下,贴出去了:)

Happy belated thanksgiving!

onegrid said...

大海:你说的大部分我都同意。关于“正义心理”,我觉得Free的评论非常精辟。没有无缘无故的“普适价值”,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目睹了各种所谓的”打、杂、抢”和震后的真情之后,我愈发觉得人性本无一成不变的善恶,是环境和制度,给了它向某种方向滋生的土壤。

以前,我觉得所有中东的恐怖分子都是生来泯灭了人性的,但是看过记述巴勒斯坦青年走上恐怖主义道路的电影《天堂此时》以后,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我不认为存在“一种中国人固有的藐视生命的阴暗心理”。君不见,我们身边绝大多数朋友,温良慈爱的面孔么?何谓“中国人”?几时“固有”?这些论断值得商榷。

again,谢谢大家的留言。

大海 said...

呵呵,对不起,当时发出去的时候就发现这句话有问题,但已经发出去了,没有改的机会。其实我原本要加上“部分”二字的。这一棒子全打下去,实在是罪过。

其实关于中国人的心理,我一直很疑惑,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地浸入了中国人的骨髓里,可为什么我看不到普通百姓身上的儒家气质呢?

个人认为,儒家思想从来就属于精英思想,而精英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都代表着少数人,其他大部分仍然属于“草根”,儒家思想在草根人群中的表现,只有稳定社会所必需的“忍耐”、“谦逊”、“忠孝”等等元素。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存在两种思想,一种“儒家”,一种“部分儒家+草根”,如果不存在这两种区别,也就不会存在“秀才遇到兵”的无奈。

中国属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人民中绝大部分是农民(现在也一样),自古统治阶级运用儒家思想教化万民,借以稳定社会,可是又不可能将儒家中的辨证思维传授给平民,如果平民有了辨证思维,那么平民就有了独立思想,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顺民也就不再是顺民。统治阶级需要的是“非黑即白”的善恶观,这种思想对于稳定社会非常的有效。

所谓“善恶观”,即消除人的辨证思维,将事物简单地分为两面,比如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当今很多中国人一味地排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种善恶观:由于日本是敌人,所以日本的产品也是罪恶的;由于美国是敌人,所以美国的民主也是罪恶的;由于朝鲜是中国的盟友,所以朝鲜的社会是美好的。

本质在哪里呢?儒家精髓属于理性思维,而善恶观属于感性思维,统治阶级需要理性,而感性的民众最有利于争取和统治。当年国民党的军队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的对手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通过感情投资,很轻易地就争取到了人民。

由于儒家精髓并没有浸入老百姓的骨髓,所以草根的简单偏激思想由于人数的众多,在中国传统社会不断发酵。

历史的转折就在1949,儒家+资产阶级思想由于只属于少部分人,被大部分草根替代,而草根掌握权力之后,“除四旧、批孔”,拒绝了儒家精英思想,随着草根思想的统治,一切都变了。而传统儒家思想引导下的台湾、韩国、日本(半个儒家吧),其民间传统风俗文化保留得如此的完好,实在令人唏嘘。我们本国的传统文化,端午以及各种传统节日,民居建筑(北京胡同还好没有拆完),吃饭的规矩,甚至最起码的尊老爱幼(这个新闻时有报道),还有……

草根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深入中国传统农村,就能看出来:1.疾恶如仇,要么非常爱,要么非常恨,对于仇恨的东西,必欲除之而后快。2.个人自扫门前雪,就算家庭内有暴力发生,也不允许他人干涉(这也就是中国很多人看不惯美国干涉别国暴政的原因)。3.对自己和自己的利益认识不清,或者说没有认识的能力,而一旦有一天通过别人发现了这种自己不知道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会产生强烈的仇恨心理,感觉自己是受害者。4.群体意识,群体内的人受到伤害,非常在意,群体外的人受到伤害,则乐于旁观看热闹(如观看非亲人跳楼)。5.面子,事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面子,而非事情本身的内在逻辑(比如中国渔民在韩国非法作业被逮捕,很多中国人不理会被抓者是否犯法,只因对方是韩国而口出恶言)。6.还没来得及总结……

由于草根获得了权力,草根的思想也逐渐成为社会思想,而精英,仍然是少数,且缺乏宣传的渠道。我昨天看环球时报,上面的报道明显有对印度恐怖袭击的幸灾乐祸,我愤而无奈,环球时报作为国家主流时事媒体,竟然有如此人格的编辑,丝毫看不到大国风范。

西方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将精英思想向普通人群进行广泛传播。而三权分立实际上来源于欧洲长期的国家间制衡的传统,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统一的社会,制衡的力量都来源于内部而非外部,所以在这种土壤中,不可能产生权力间的制衡思想。

先写到这里,得去吃饭了。

大海 said...

关于草根思想,想解释一下。这只是我自创的一个词,实际上指的是封闭的农村地区(比如湖南山区)的农民思想,由于有冒犯农民之嫌,所以用这个词,我知道草根一般作为褒义词使用。另外,并非所有的山区都那么封闭,只是这种思想在成为统治思想后被无限放任并且放大。

由于农民阶级自古被无情地压迫,所以有着强烈的被压迫感(感觉四周都是敌人),虽然现在的农民仍然事实上的被压迫,但他们在感情上自我安慰地认为现在已经是“自己人”当家做主,这实际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忍耐力惊人。但人们既然受到了压迫,总要有地方发泄,而发泄对象巧妙地被引向外部虎视眈眈的“敌人”,敌我概念非常分明,疾“恶”如仇,因为和平共处(实质是排外)好,所以干涉他国事务就是罪恶的;因为集体主义好,所以个人主义是罪恶的;因为唯物主义好,所以其他思想都成为糟粕。

我在想,如果当年邓没有掌权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如果邓当年虽然掌了权,但他早年并没有留学法国的经历又会怎样。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常年只接触一种思想,那么他的思想一定也是单一的。中学时历史老师就告诉我,如果当年没有拿破仑,一定会出现另一个拿破仑,我一直深信不疑,但逐渐我认识到了这种论断的荒谬,根据蝴蝶效应,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就算有另一个拿破仑,也不能指望他成为拿破仑式的拿破仑。如果他不能取得拿破仑的成就,那他是不是拿破仑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由于长期的单一国家形态,基本上所有的事务都是内部事务,形成内向型的国家性格,欧洲由于国家分立,国家间事务与国内事务并重,形成外向型的国家性格。所以中国社会实际上是唯我独尊的一元,西方则是没有选择的多元。

中国外交上提倡多元,实际上是使本国的“一元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多元中的一元。中国反对西方的单一文化,实际上是反对西方将“多元化”推行成为唯一的文化。也就是说,西方希望将多元化推向全球,从而防止专断,而中国则坚持国内的“一个拳头,一种思想”的合理性。

等到中国成长为外向型的国家,人民通过不断的基于平等地位与实力的对外交往成长为外向型性格的民族,知道我们的四周并不都是敌人,懂得不受控制的平常生活和社会契约的可贵,大概才能明白自由与民主的真正魅力。只是,这个假设似乎并不成立,因为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没有放弃利益的理由,路漫漫看不到前程。

你们的旧浪潮,我也看了,好像很久没有更新了,我理解其中的无奈,少数派的无奈。

Anonymous said...

天知道~我刚进来时怀疑这也许是别人的博客了白菜姐姐~
我上网去看了杨佳袭警的很多报道..
可是关于他杀人的原因大抵是争执啊什么的..
..虽然对不起死者家属但极同意"在这个案子中,他显然代表弱者"的法说
以前是一个暴君和一群暴臣在统治,暴君老大,现在更像是一群暴君在统治..

Anonymous said...

偶是加塞儿~加塞儿开始倒计时了~马上进入百日冲刺了..担心

onegrid said...

TO大海:

谢谢你精彩的后续评论!我觉得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当下的“草根”文化,它的历史构成、社会功能、话语核心,等等,都值得研究。你举出“湖南山区”的例子也很引人入胜。最近看了老电影《相思女子客店》,可以说对你说的那种“封闭山区”被扩大了的“一元”思想的描写,十分生动贴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一元”也是辩证的。否则,就不会有唐朝“万朝来贺”的盛世。当然,这和儒教在唐朝的式微可能有某种联系?(这方面我完全是外行,不露怯了。)

推荐两本相关又不直接切题的书:赵鼎新老师的《东周列国和儒法国家的诞生》,以及他的《社会和政治运动讲义》。或许你已经读过了。just in case。

关于旧浪潮,其实只是在校人员的更替导致他的“核心分子”淡出。但大家各自在生活里,都还在不断学习的。有时候觉得,不写博客,多做些读书笔记才是正路。后发制人,厚积薄发,总是好的。

onegrid said...

亲爱的加塞儿,出关的日子不远了。加油啊,要全力以赴冲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记得我高考之前全年级动员大会,年级组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狭路相逢,勇者胜。

送给你!

Anonymous said...

嗯~呵呵~我只是有点自卑而已~呵呵
我会慢慢努力的~

我会加油~白菜姐姐也要开心哦!希望下回来时有好多好多文章可以读~我最喜欢姐姐写的很生活的文章了~ 加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