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想这条路究竟有没有捷径。
答案是否决否认以及否定的。
想来想去,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做到如下,估计就齐活了。然而能否做到,那要看究竟敢不敢对自己发狠,有没有毅力坚持,受不受外界干扰,怕不怕寂寞。
正路就是:
能写会看 善听慎言 言必惊人
读研究所,大家都是爱看书的。据我观察,我身边的朋友,个个嗜书如命。住一个月200块钱的房子可以,省下来的钱,全来买书,满屋子满架子。一边对着平均价钱25刀的新书捶胸顿首,大呼买不起,一边一个劲儿地往手里塞,一下午“太贵了”喊下来,还是要抱着五本以上新嘎嘎的书回去,欣欣然面有喜色。
所以,飚看书,还是适可而止吧,容易走火入魔。最重要的是会看。就像兔子说,大家都看韦伯,有些人看也看不明白,明白了也要忘记,如果你能看懂、记得、会用,下次见到别的东西,能够想到韦伯——是为“会看”也。书海无涯,要用最短的时间,看透最多的书。我们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啊。
若非天生善于强记,过目不忘,那就要辅以工具。纸质书、电子书、期刊、微缩胶片……各种媒介大同而小异,他们构成你的王国,如何统领调配,那是本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候并非你看得少,而是你能短时间集结、调度的少。关键时刻掉链子,非帅才也。
这是会看。更要命的是能写。
能写是要求既有质量又有数量。听着容易,多少才子佳人栽在一个“写”字上。尤其是要用非母语写作,双重痛苦。每次写出一篇paper,都像扒了一层皮。这期间多少“恶魔”作祟。完美主义,procrastination,deadline综合症,the gap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world,甚至词汇和语法……核心问题:很多人写了一辈子,不明白怎么make an argument。
不止一个前辈教导:好的文章一定要毁誉参半。这是多么高深的境界。
多少次,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一看表,五个小时过去了。多少次,一晚上跟200字死磕,欲哭无泪。
再说善听。善听包含听与不听两部分。
其实,日常的所谓学术对话,99%的内容不必太当真。口语交谈的是为了获得灵感,互通有无,决不是获得严密思想和准确知识的渠道。固然要学会倾听,但说说就是说说而已。不要太较真。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研究和思想2个小时以上还打不住,那差不多后面的就不用听了。再NB的思想,口头表示,也不应该超过一个小时。具体论证要看白纸黑字。不能在“听话”上浪费自己的生命。听多了想吐,要有自己主心骨。
但是听是必要的,很多质的飞跃,思想火花,都可以在语言交流的刹那爆发。
慎言 言必惊人。
老是胡说八道,时间久了就没有了credits。而且没有develop好的argument,被人抓到不必要的弱点攻击,这一来还要回应,浪费时间。要想好再说,写之前就要想到各种counter-argument,尽量滴水不漏。
言必惊人,这是目标,难奢求。
所以,第一步,好好看书吧。想我老董,一段话中可以同时使用鸡飞蛋打、始乱终弃等N个成语,还是有点儿小聪明的。我就不信我折腾不下去了。来,来个鹞子翻身,鲤鱼打挺儿什么的,抖一个机灵儿,继续跟自个儿较劲吧。
3 comments:
教主英明
写的好,应该给读本科的看。
恩,我正在procrastinating
继续写去了
宝刀不老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