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8, 2009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四月尾,花事不了。郁金香开得正好。像五彩的Marshmallow糖,甜蜜地撒了一路。芝加哥的玉兰以粉红色居多,花朵硕大,枝头喧闹得紧。行道树叫不上名字,细密的白花绕满枝头,沿着路的方向望去,如薄纱盖街,又似云朵接天。

我们在庭院深深中按图索骥,去拜会Wright的二十多个作品。不时有游人迎面走来,在静谧的街道里,大家心也悄悄,步履也悄悄。风起,看落英无数,雨驻,听禽鸟啁喳。偷得浮生的半日,在人海漂泊里同舟。

——是为题记。



若不是出门经常懒得带伞,我最中意雨天。我人生最“小资”的怨念,不过就是雨天,在自己房间的桔色小灯下喝咖啡,看一本有趣的书,窗外的雨越大越好,最好瓢泼地看不见景物。

周末到昨天,芝加哥一直是大雨或阴天。hj从西雅图来,据说是为了避雨。她这愿望,算是彻底落空了。

和hj竟是三年不见。06年夏天的万圣书园咖啡馆,她要去波士顿,我要回香港。谁知道再次见面,会是四月的芝加哥。谁知道她从“死丫头”来,我要回北京。蔡琴有首歌叫“三年”,左三年,右三年,这一生见面有几天,还不如不相见。

——当然,和好朋友,还是要多见面;如果不能多见,至少要多联系。友谊和爱情的区别是,爱情很脆弱,娇艳得像昙花,但是一个晚上,也可以爱他一辈子;友情的生命力很顽强,如同仙人掌,一点关怀就能存在下去,只是怕我们走进不同的沙漠,看到不同的风景。久而久之,你说的笑话我不再听得懂,我说的传奇你只是觉得稀松平常。

以上只是发散性感慨,和hj没关系。hj穿着长搂和裙子,带着波希米亚的项链和耳环,气色精神头比我预计的要好,这让我颇感欣慰。

我们一起去了上文介绍的Holocaust博物馆,以及著名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的大本营:Oak Park。

Frank Wright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现代建筑之父了。和很多人一样,我最早知道他的作品,是在画册上看到那著名的流水别墅。很巧的是,有一年从痞子堡回来的LK同学送我的卡片,也正是此屋。不过,那是Wright成熟期的作品了。

Oak Park主要是他的早年成绩。这些设计独具一格,新颖别致,一举开创了20世纪初对影响很大的“草原派”(Prairie School)。Wright汲取了很多异域元素,尤其是深受日本传统建筑影响。其实,他所受的建筑教育,只不过是Winsconsin大学两个学期的建筑课而已。然而,在天才的灵感下,他能变幻出很多奇妙的作品,一扫维多利亚风格的沉冗、呆板。

粗略的说,草原派的特点是,从外面看起来很“扁”,紧挨屋顶有一圈Overhang,烟囱尽量压缩,并且多设置在房子的平面中央;房子的门绝对不直接暴露在道路边,而是想办法隐藏起来;临街有行人可以看到的地方不设窗户,而是把窗户开在高处;玻璃设计很艺术,注重自然采光;多用水泥和加工比较粗的材料,造价低廉,节省……这些特点突出了Wright的一些理念:建筑应该永远突出人文理念,应该和自然很好的结合,应该最大限度保护居住者的隐私和独立,应该少花钱。关于少花钱,他著名的作品Unity Temple,硕大一个教堂,只用了4000美金,这在1900年代的芝加哥,也是很少的一笔钱了。另外,他还有一个作品就在芝大校园内,Robie House,这个建筑,后来在欧洲被誉为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ism。可我竟然都没进去看过!

Oak Park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有Wright的第一个家和他的第一个studio。在参观的时候,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关于他的八卦。他和妻子在这里生活了近二十年,有了六个孩子。但是,他风流成性,经常有些桃色新闻在镇上流传。太太Kitty大部分时间在照顾六个孩子,没功夫管他。结婚20年以后,在一次为客户设计住房的时候,他爱上了客户的妻子,同在Oak Park居住的摩登女性Mamah,用Wright的话说,只有这个女人能在精神上和他契合。无奈双方的伴侣都不同意离婚,两个迫于舆论压力,私奔到了欧洲,在意大利建了一座小房子!

当然,最后他们还是设法和原先的伴侣离了婚,回到美国。这个花钱永远比挣钱多的Wright,央求母亲在老家Winsconsin给他买了一块地,又给自己盖了一幢新房子,命名为Taliesin。谁知道祸从天降,Wright的一个男仆有一天乘他不在,纵火烧房子,还用斧头砍死了7个人,其中包括Mamah!

命运没有至此停止它的戏谑与翻覆。此后数年内,Wright又结了两次婚,Taliesin再着了一次火。然而这个建筑大师最牛的地方就是,每一次家毁了,他都可以find a new one, and built himself a new home!他把第二次失火后重建的房子,命名为TaliesinIII。的确够摩登。

真是纠结的人生,伟大的作品。我猜想,Wright的个性里,一定有很叛逆,很文艺青年的东西,跟随了他一辈子。Wright的故事就说这么多了。下面上几张照片儿。


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从正面看平淡无奇。


绕过来,竟别有洞天。颇有流水别墅的韵味。



不知名的行道树


典型的“草原派”



浓郁的日本风格


一阵风,留下了满地花瓣



小姑娘


花姑娘

老姑娘

Monday, April 27, 2009

最熟悉的陌生

Remember the Past, Transform the Future.

——伊利诺伊州大屠杀博物馆的网站上,有这样的Slogan。


HJ来,带她去了一个我很想去的地方:Illinois Holocaust Museum and Education Center

刚看了电影The Reader。其中一个情节,是Michael在发现Hanna曾经为SS工作并间接杀害了数百犹太人以后,一个人痛苦地去奥斯威辛集中营参观。我于是也很想自觉地搞一些“self-education”。

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个话题我们都不陌生,从小学开始,它就和本国的反法西斯历史揉在一起,让我以为我很了解那段历史。仔细看了展览,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认识很片面,这个展览还是值得一看的!


Holocaust博物馆在芝加哥附近的犹太人聚居区Skokie。展览中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其实不是展览的内容,而是这个博物馆自己的诞生。Skokie小镇居住着2000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后裔。二战后他们来到芝加哥安家。对于那时候的欧洲人来说,美国本身,象征了未来,象征了崭新的生活。于是,和其他移民一样,这些幸存者决定忘掉过去,面向未来。面对集中营的悲惨经历,大多数幸存者像被建议地那样,保持了沉默。

1970年代,新纳粹在美国抬头,他们在芝加哥地成功地申请到了上街游行许可证,在公共场合公然掀起宣扬纳粹的活动。 Skokie的幸存者感到震惊和愤怒。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决定要在这片新大陆的腹地,建造一座大屠杀博物馆以记住历史。他们开始四处筹款——终于,2009年4月19日,博物馆开幕,前总统克林顿前来作开幕发言。

4月20日,我在星巴克的一份Chicago Tribune上看到这则消息。4月25日,我和hj辗转于地铁和公交车,冒雨来到这里。

我总结展览有四个印象最深的地方。第一是历史常识。包括纳粹崛起、二战爆发、希特勒掌权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种族论对各种群体的迫害。这些受害者中,不光有所有人都知道的600万犹太人,1000万斯拉夫人(其中30万是苏联监狱里的囚犯)和吉普赛人,还有德国日尔曼本族的残疾人(包括儿童!)。事实上,大屠杀正是从25万德国残疾人开始的!

第二个通过影响、文字资料大量描述的,是犹太人的抵抗。这展廊里,我看到了幸存者的访谈,Ghetto里的难民如何为了“活过今天”(the will to live another day)而想尽办法,较年长的人如何把生存的希望留给最年轻的人,没有药物的医护人员如何尽最大努力给同伴提供服务,热爱艺术的人如何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弹琴、作诗、相爱……很多犹太人集中的地方的四周都遍布铁丝网,大家很清楚,如果组织一批人冲撞电网,那么要死掉的人是80%。但是,为了那20%的希望,大家还是组织起来,为了也许仅仅是他人的生存,而赴死。

看过这些,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犹太人坚定的信仰和他们的团结。我知道这种粗略的、带着明显意识形态的展出不见得还原的是真实的历史,但是至少它表达的意思,一定是信仰和团结的重要。如果不是有着虔诚的信仰,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在没有希望的环境里,活那么久。

于是我就想到了最近的《南京!南京!》。电影我还没看,但据说讲述的是中国人的抵抗。我想知道,在我们的抵抗里,信仰是什么,是否有如此的团结。

第三个印象深的,是纳粹对他们罪行的欺骗和蒙蔽。在今天看来,这种有组织地对人类进行的大规模屠杀,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可是,在1930年代的欧洲,在世界经济萧条,战争袭来,各国无法自保的时候,纳粹似乎很轻易地掩盖了他们的罪行。他们骗犹太人说,跟我走吧,我提供你们工作,让你有机会挣钱。于是,大多数犹太人将信将疑地带着全部家当上路,来到了Ghetto。在被称为模范Ghetto的Theresienstadt,迎接他们的,是大大的横幅:Work makes you free(工作让你获得自由)。等到犹太人发现真相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工作、收入、有组织的居民区……现代社会发明了无数的制度,人们好像有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任何符合普通制度的机构,都大概是可靠的。制度是什么?不就是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对其达成了共识的、有着可预测性和固定模式的人类行为么?对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工业国家公民来说,纳粹所描述的那个“有工作机会,有更多收入的集体居住区”,听上去,并没有那么坏吧。何况纳粹还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已经住进去的犹太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人看起来愉快、健康——既然大家都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吧——大家都做的事情,总不会太危险吧?

我常在想,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总是会对若干年前,某一群或者某一个疯狂的、完全失去理性的、残忍的、具有破坏力或者自我毁灭性的行为表示极大程度的不解、震惊、谴责。我们总说: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再来一次了,或者,这种事情如果是我,我觉得不可能做出来的!——因为它太荒谬了!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看那些事情发生时候的社会环境,也许我们就会理解,今天看来荒谬的事情,在彼时未必也算作荒谬。在一定的环境下,骄傲的当代人,不见得会比先人做得更体面。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很不喜欢用“荒谬”来评价历史。说一件事情是荒谬的,潜台词就是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确定了历史事件的荒谬性,就拒绝了某种行为在当时,相对于当事人本身的合理性。

论证合理性,似乎成了一件惹火上身的愚蠢行为。现在,一有什么人为过去的某件事站出来说句话,说XX在当时这样做也有合理性,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汉奸、卖国贼、“为XX翻案”、居心叵测、颠覆XX……的帽子一一扣上来。似乎论证某件事情的合理性,就是与既定的历史话语为敌,也就等价于与“正确”为敌。我以为,这样的判断,对历史,是一种拒绝的姿态,是一种残忍的傲慢。在这样的傲慢中,很多“荒谬”,还是有再度发生的可能。

最后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展览并不局限于犹太人如何悲惨,纳粹如何罪恶,而是把曾经发生的悲剧作为众多种族灭绝、大屠杀的一个例子,提醒人们这样的事情,今天还在发生。

在展廊结束的地方,有一个录像厅。所有参观者离开前,可以看一段宣传片。那里面,有几代美国政治领袖和普通人的话,他们说,反对纳粹和大屠杀,就是要反对这样一种想法:如果我的世界没有你,那么一切将变得更好。(My world would be better without you in it.)

反省一下,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呢?

宣传片的最后,大大的银幕上,是一句话:Now, it's up to you. 最后,整个句子渐渐暗淡,只剩下大大的You,在屏幕中心,和我大学所受的“公民教育”一脉相承。我发现,我已经渐渐被这种理念所同化了。我坚信,个体的反省和行动力,对这个世界很重要。

说实话,这两年看多了社会理论,又学了很多政治经济理论,我对话语、文化的决定性,都比较怀疑。人间种种,似乎都是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决定的。二战是因为经济困难,大国需要战争来保持发展;纳粹迫害犹太人,也纯粹是经济动因决定……现在,我的想法有所回归,文化决定论固然不对,然是文化所酝酿的信念很重要、希望很重要、信仰很重要,抵抗很重要,反省很重要——哪怕只有一个人。

Saturday, April 25, 2009

小说连载:老牛嫁女-13

本来今晚要早早睡,明天迎接HJ大家光临。结果被某些人催更新,“我还期盼着你的故事往下编呢”。某些人一句话,比什么都重要。

十三

在第一次和“天生胆小”聊天之前,牛一萌幻想过天生胆小的各种可能性。或许,他是一个文艺白领,平时喜欢读闲书,来网上发发牢骚,赚些人气;或许,他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在校研究生,学得是半瓶子晃荡的政府管理、新闻传媒;或许他是一个糟老头子?人到中年,危机四伏,专拣“潮流话题”造次,意淫着自个儿仍是年轻;又或许TA根本是一个女人,隐“性”埋名来这里发帖,把现实生活中不能太过张扬的个性和偏激统统发泄出来……然而,任牛一萌奇思妙想,她还是没有猜对天生胆小的真实面目。

那天晚上,牛一萌刚登陆论坛,就发现天生胆小也在线。她于是发了条线上短消息:你好,我是“没头脑不高兴”,最近看了你的几篇帖子,很有才嘛!:)

不一会儿,对方回复了:hoho,原来是著名的“没头脑不高兴”!“没兄”过奖了,要说有才,兄台嬉笑怒骂,语出惊人,小生佩服佩服!

“小生”,恩,八成是个爷们儿。牛一萌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过听他叫自己“没兄()”,虽说反映了部分真实情况,但牛一萌怎么听怎么别扭,不置可否地说,“好啦,就别互相吹捧了。我看你也是喜欢瞎想瞎琢磨的主儿,来个庸俗的问题,平日里爱读什么书?”

“这还庸俗啊?这不是宝玉问黛玉的问题么?大雅啊!不过,要说读书,嘿嘿,我不读书的,就是喜欢瞎逛论坛瞎灌水而已。”

牛一萌纳闷——这小子肯定是个爱卖弄不说实话的主儿,“难道是天赋异禀,出厂时给配了原装的维基百科在脑子里?”

“维基百科?我有那么不和谐么我?那些歪理邪真都都是从网上看来的呀。网上什么没有啊,别说百科,万科都有了——你看人王总——即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

“真能扯,你。”

“不好意思,我脑子里充满了超级链接——不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互联网真伟大,人民敬仰ZF怕。万里长城防火墙,愿作当年小孟姜。江山代有神兽出,马勒卧草戈壁行。车到山前没有路,没路咱就问百度。百度重利轻别离,万户萧疏谷唱歌——Google当道的时代,有多少google女,一意goo行,goo名钓誉,独goo求败!这不,Google scholar之后又有了google earth——这个名字也忒虚伪了,google怎么会饿死!这年头,只要是2.0GPA都算蓝筹股,只要会按鼠标,狗都能当博士!”

“您这叫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啊?”牛一萌没好气地回复。心想,狗博士?这不是骂她全家么!但又觉得这哥们儿说话就这风格,也拿他没辙,就继续跟他贫,“没错儿,只要会说英语,小布什都能当美国总统!”

“哈哈,‘没胸’果然气度不凡,颇有苏大学士上得陪玉皇大帝,下陪得乞丐老儿的排场哟!愿意跟你交个朋友!”

“此话怎讲?”牛一萌心想,自己刚才还小心眼儿嫌他说话不留口德,怎么就给定了个“气度不凡”的性?

“我又不是傻子。看你平时发帖也看得出来,你就算博士没毕业,也最最起码是个研究生在读,而且估计还是那几所‘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某一个。我刚才说‘狗博士’是故意挤兑你呢,想不到你还有点儿气量和幽默感,难得难得。”

“得了吧你,就凭我那几篇牢骚帖?你还少拿‘创世界一流’来骂我,别当我听不出来啊。前一段论坛不是有人诌了句歪诗么?我觉得在理儿——一流何必创,已然是一流。学生血流地,车流围教楼。

“嗯嗯,好诗好诗,哈哈!”

牛一萌发现,天生胆小特别喜欢笑,几乎每句话都是以“哈哈”开头或者结尾。这又让她对他平添了几分无厘头的好感。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论坛消息已经发了一堆,超过牛一萌以往所有论坛消息数之和。天生胆小觉得论坛发短消息太费劲,于是建议用MSN

牛一萌于是把自己的MSN发给他,以为要挪地儿继续聊,谁知道对方回一句:“不凑巧,我现在要立马出门一趟,我改天加你继续聊啊,哈哈”。回完这句,他还就真三晃两晃地离开论坛下线去了。牛一萌纳闷他大晚上能有什么事儿非要“立马”出去一趟。转念又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太是八婆。人家自由社会合法公民一个,别说是三更半夜出个门儿,就是装疯卖傻跳大神儿,也跟自己压根儿没关系。随他去便是。

那天入夜,牛一萌有些失眠。她躺在床上,琢磨着“天生胆小”这名字为什么似曾相识。想着想着,她蹭地从床上爬起来,依次打开台灯、电脑、密码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账户、火狐狸浏览器、谷歌搜索引擎,输入“天生胆小”——

天生胆小 上映年份:1994;英文名 Born to Be Coward 演:彦小追 剧:冯小刚;

演:梁天,葛优,谢园,李媛媛,马羚;地 区:中国大陆; 色:彩色; 型:犯罪……

牛一萌想起来N年前不懂事儿的时候,自己的确看过这么一部片。怨不得在她跟“天生胆小”网友瞎聊的时候,梁天儿的小眼睛在脑海里一闪一闪亮晶晶。

Thursday, April 23, 2009

戒恐怖片

我承认我喜欢看恐怖片。但是没有金刚钻,以后还是不要揽这个磁器活儿了。

今天早上正在做梦:某天,我在新闻上看到我的某个朋友ψ逝世的消息。这个时候,电话想了,接通,是ψ。她嘤嘤地对我说:“我不想走啊,可是没办法。麻烦你告诉我的爱人和家人,我爱他们,舍不得他们。多谢了。” 然后,霎时间,电光火石,天旋地转。镜子里血光四溅,火舌吞吐。妖魔鬼怪就都来了。

梦刚做到这儿,电话铃想了,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下,接起。没有人说话,只有刺耳的滴——滴——的声音。挂掉。铃又响,同样的号码。再接,仍然是滴滴刺耳。

很慌神,因为梦魇还没完全退去。竟然现实中再次是来电情景,莫名恐惧。

于是关机,把电话抛到好远。

刚才想起来,查了一下那个莫名号码,是医院打来的。怕怕。




《第六感》《寂静岭》《Let the Right One in》《The Cube》《Carrie》……最近看的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戒了。

Sarcasm?



最近看了短小精悍的Sitcom 《the Big Bang Theory》的一、二季。男一号理论物理学家Sheldon Cooper是加州理工的研究员。此人11岁上研究生,15岁去海德堡大学……人家问他:噢,你是去海德堡study abroad啊?他说不,我是去做visiting professor。

Sheldon是这个超级自大狂,他的孪生姊Missy跟别人介绍说my twin brother is a rocket scientist,他老大的不乐意,一本正经地说:靠,我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好不好——把我说成造火箭的?你还不如直接说我是金门大桥收过路费的!

可是和美国sitcom的常规路线一样,这部剧也要把刻板印象贯彻到底——于是Sheldon就十分合理必然地成了一个社交无能。他不能感受到人们的 feelings,在大多数情况下察觉不出来别人的不高兴,极度自我中心,忽略身边所有人的存在,除非他们的存在影响到了他那充满秩序的生活 ——比如别人占据了他经过精心推算、勘测找到的、室内唯一利于他健康的沙发座位。

虽然剧情设定他是金牛座,但是豆瓣上的评论,都众口一词地说:典型的龟毛洁癖处女座!

Sheldon听不出来别人说的话是正话还是反话。于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疑问句就是:Sarcasm? 不管人家夸他还是骂他,他都要先问一句:Sarcasm?以确定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social protocol去respond。

经损友测试,他高度复合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事实上,他也怀疑自己是机器人。

啊,我说这些,是想说,我看了开心网上老同学对昔日的我的印象。我的第一反应是——Sarcasm?

最多人次提到的,是自信。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另外,我觉得女强人和自来熟,在我成长的社会背景中,都不象什么好词儿啊?我还真是分不清正反话咯。


自信 女强人 帅! 风情 会读书~ 大气 知性 自来熟儿 干练 记忆超好 中学生


只有最后一条比较没有修辞,比较直接。那是我人生第一个网友给我的评价——那一年我高一他大四,可不要感慨“瓦,中学生”么?

PS:最近总是感慨:If I were Sheldon, life would be much less painful.

Saturday, April 18, 2009

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罗大佑@4-18北京演唱会 摘自不许联想博客]

爱的箴言
词曲/罗大佑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Wednesday, April 15, 2009

花自飘零水自流

在我试图给自己的博客一个更加明晰的主题,把自己的博文搞得更言之有物了一阵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最擅长写的,就是没有主题的散记,小故事,小感想,小风景。想开了也容易,何必在枯燥乏味的讲道理中,消磨自己最拿得出手的“灵气儿”。我一度是有灵气儿的,但我感到它正在枯竭。

该往回拢一拢了。回到小情绪的私人叙事里。

关于身份认同(Identity)

以前从没把它真正当回事儿。那天老爸问我,你想不想北京?我说,不想。他又问,那你觉得你到底算哪里人?我说:哪儿也不是。中国人?

我原本以为他会说:“好,你终于成了个四海为家的行者。”正如我模模糊糊以为他对我的期许一样。

可是他说的是:“哎呀,那你岂不是成了一个没有明确identity的人?这种无根的感觉很危险的。”

我愕然良久。是啊,为什么我不想北京,不想香港,不想郑州,估计将来,也不会想芝加哥的。

今天看到Angela抱怨在研究兴趣的彷徨。我觉得学术生涯里面,也有一个identity的问题。就好像你在大海里捕鱼,广撒网、放长线都没问题,但总要确定好自己的地盘的中心在哪里。否则,小舟沧海,风雨飘摇,晃着晃着,发现自己随波逐流得可以,网再大,线再长,网住的不巧都是寂寞的空隙,钓上来的,偏偏几只盲流鱼。

关于自我陶醉(Self-indulgence)

那么,我就想,我为什么对过去的生活总产生一种严酷的否定感,并且十分暴力地压迫那些关于过去的温情记忆呢?以至于如今,想起过去,我没有什么感觉,只能从自己过去偶尔的文字里,找到一些线索,了解到:哦,原来我还曾那样快活、悲痛过。

我对于过往的麻木,是不断自我暗示,自我隔绝的结果。如果再来过一次,我忍心对自己如此残酷么?我其实还是太在意被审判了。怕被说自恋,自我陶醉。记得当年也有过割舍不下车协很久。父母对此都不满意。爸爸说过,什么时候你不说你的车协了,你才真正长大了。他也说过:“别老是写你那些小情调、小情绪,多关心些严肃的主题,多看书,少写博客,多沉淀些思想。要不你老是这么幼稚。”

这些话在我看来,分量很重很重。于是,几年以后,我果然不说车协了。即便是那篇《雪藏了的盛夏》——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文章我写了四年。关于车协的部分,04年就写好了,然后就专心于将它遗忘,后来是06年一拨人毕业我想把老文章送给老朋友,后来无关车协的部分,是07年新概念约稿,我把他们拼贴起来。你看,我已经几乎杜绝了完全自发的怀旧了。

所以,当我偶然看到一位在纽约居住多年的燕南园遗少,情不自禁地怀念着他的中学同学毛新宇,他和隔壁小丫,同时也是冯芝生的外孙女谈青梅竹马恋爱的篇章,我就好生羡慕——呵,原来怀旧并不是一种罪或者卑微,也未见得幼稚吧——那说不定是治疗伤了的心,折了的翅的良药呢?

顶着自恋自我陶醉的名,可以有充满负罪感的快感。我是否应该对自己宽一点儿,好一点儿呢?大不了就是你们看我在这里自歌自舞自彷徨,至少我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比如,这么多年了,关于那场背叛,我决口不提,也从来没想过,那个人有天能来,认真地跟我说声“对不起”。没想过。只要他们自己不要再在公共论坛上,提着我的大名,给他们自己正名就好了。

关于未来

是的,人不能没有希望。可我觉得我自己快要干涸了。我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我会更幸福,未来会更精彩。对于张爱玲来讲,人生虽然诚是长满虱子的袍,却也聊有“华美”作慰藉——再凄凉的晚景,总归是有风流才子点缀的离乱——而若不幸沦为“普通人”,恐怕是跟“华美”丝毫搭不上界,只剩一袍跳嗒的虱子,啮人于微毫,却日久绵深。哭叫不得,解脱亦不得。

而我,竟也曾毫不客气地幻想过自己的人生,是堪称华美的。



最后,大家读到此处,也不必为我担心,不必搜肠刮肚写宽慰的话,不必问“怎么了”。也许一直有误解,其实我从3岁有记忆起,就是一个怕肉虫子,怕蛇,怕黑所以夜里不敢一个人爬起来上厕所,说不得、一说就哭,看恐怖片从来都关掉声音,捂着五分之四的屏幕,只看字幕的人。你看,我不是还是张灯结彩地扑楞到今天么。我从来不坚强勇敢,但天下从未因为我的脆弱而大乱。这件事看上去,挺让人安心的。

Sunday, April 12, 2009

Changeling


今天晚饭后继续去Doc Film,看Changeling。

这是一部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28年三月,洛杉矶郊区的单身母亲Christine下班回来,发现自己九岁的儿子Walter失踪了。于是,她求助警方,开始了苦苦寻觅儿子的路程。1928年八月,Walter在伊利诺伊州被找到,已经绝望的Christine在得知消息,激动地出现在火车站,迎接儿子归来。可是当儿子出现时,她发现,扑向自己怀里的,不是Walter....

故事由此层层展开,Clint Eastwood冷峻沉郁的风格像一把手术刀,把社会的内里拨开给人看。充斥着利益纷争的洛杉矶警察局,甘当权势走狗善于耍手腕的警长,苍白恐怖的精神病院和冷酷残忍的心理医生,农场里的屠宰房,监狱和绞刑架,貌似光明的法庭……片中唯一让人觉得温暖的,是教会善良的牧师。

把这些场所串起来,很难不让人想到福柯的视角。我记得有一个镜头,是Christine去监狱和死囚犯对质。最后,死囚犯被狱警架走了,探视间通向监狱的铁门咣当锁上,只留几近崩溃的Christine无力地抓住铁门的栏杆,低头啜泣。镜头从死囚犯被架走的方向推过来,摄向铁栏杆另一边的Angelina Jolie,然后又慢慢拉长。那一刻,被抛进囚笼的,分明是这个可怜的母亲。

这个电影人物众多,事件庞杂,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豆瓣上很多评论,戏谑地说,什么美国1928,分明是在抄袭中国2008的事情么——把挑战制度和权威的人关进精神病院进行折磨,小孩儿走在街上莫名其妙被拐,政府和警察局的利益勾结……电影里,最后帮助坚强不屈的母亲(个体)伸张了正义的,是牧师(宗教)和法院(法制)。我想这也算是一个颇为“和谐”的处理吧。如果换一种制度和文化,同样坚强不屈的个体,是否也能有相似的结局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Clint Eastwood在影片结尾借Angelina Jolie说出了“希望”的重要,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即便这个信念在很多时候显得过于乐观简单,但没有它,个体的反抗和斗争,则更加渺茫。

PS:明晚去看小津安二郎的《
晚春》,据说讲述的是一个不愿出嫁的日本大龄女青年的故事。这周一还看了大名鼎鼎的《小毕的故事》——这学期的Doc Film真是太吸引人了。

Saturday, April 11, 2009

他的生命改变了历史--观《米尔克》有感



这不是一个影评。像往常一样,对于电影这项艺术,我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术来对它平头论足。只是,在这个Good Friday的夜晚,我看了《米尔克》这样的电影,于是不得不说些什么。

由于没有观影前做功课的习惯,我前往Ida Noyes Hall的时候,对影片的了解,仅限于它的题材是描写同性恋运动领袖,以及主演Sean Penn,我十分喜欢的男演员之一,勇夺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原来,Harvey Milk在历史上确有其人(How shameful that I didn't know this before!)。他是同性恋运动中的马丁路德金。四十岁以前,米尔克住在纽约,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里从没做过“任何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情”。四十岁生日前夕,他遇到了年轻嬉皮的新情人Scott。Scott说,你的生活需要一些改变——米尔克看着自己的情人微笑,自己不年轻的脸上绽放出很多皱纹。

两个人决定搬到旧金山的卡斯特罗街。这条街在二战结束后,迎来了大批因为同性恋倾向而被部队遣返的老兵,到60年代中期,聚集了大批嬉皮士、同性恋者。米尔克和情人在这里开了一家照相馆,名字就叫Castro Camera,开始过一种相对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目睹同性恋群体在社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看着自己的朋友在抗议活动中被打死、打伤、抓取坐牢,米尔克决定为自己的整个群体,做些什么。

1973他决定竞选市参事。第一年,他失败了,在32选6的竞争中,名列第十; 第二年,他又失败了,他说,没关系,至少这次得票比上次多;第三年,还是失败……直到1977年,他终于成功了。这期间,Scott因寂寞而离去,米尔克遇到了新情人Jack,并且,他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肩努力,而这些朋友,日后也成为了美国同性恋平权运动中的活跃分子。

几个我印象很深的细节。

在某一次选举前夜,米尔克接到一个来自明尼苏达的电话。一个少年说他不想活了,想马上自杀。因为他是同性恋,他的家人第二天要带他去医院给他治“病”。米尔克说,“不,孩子,你没有病,也没有做错任何事,你是正常的。如果你觉得家里没有自由,那买张车票,来旧金山吧。” 少年说:“可是,我不能”——镜头一转,照在少年坐的轮椅上面。

第二年,还是这个少年,打电话给米尔克,告诉他说,他没有自杀,那晚电话后,他设法出逃到了洛杉矶。


还有,当Milk跟反对同性恋平权、重视家庭和传统宗教价值的参事Dan White争论的时候,Dan用"issue"来指代同性恋运动。Milk说,这不是仅仅是一个所谓的issue,你知道么, 我的一生曾有过有四段重要的感情,其中三个伴侣自杀过——我们是在为我们的生命而斗争。


影片快到最后的时候,米尔克靠在椅子上,疲倦地和老情人Scott通起电话。时隔六年,那个彼时从未做过让自己骄傲的事情的米尔克,听见Scott温柔地对他说:Harvey,我为你骄傲。


……


今天,同性恋话题早已经不是什么禁忌。在没有很强的宗教背景的中国,青年人中,思想只要比较开化,对同性恋大多是不同程度的宽容,虽然我们的立法还跟不上,同性恋权益保护落实不到实处(我们有太多权益需要捍卫,想到这里,不免辛酸)。 而我现在所住的城市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同性恋们向往的都市,在芝大校园里,LGBT的彩虹挂在教堂外迎风飘扬,高大英俊的同志情侣们牵着手你侬我侬; 而我住的house里面,也有两三位同志朋友,我和他们在生活中你来我往,亲切舒服。因此,我个人很难想象在70年代美国,一个同性恋者所受到的压迫和不公。

米尔克不断收到的暗杀恐吓信,提示了我这一点。电影贯穿的一条线,就是米尔克举着麦克风独自录音,说是担心遭暗杀而提前做准备,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影片的最后,1978年11月,在宣誓就职的第11个月,米尔克死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理想。

之所以把影片的trailer放上来,是因为感动于最后那句话:His life changed history, and his courage changed lives。

他的生命改变了历史,而他的勇气改变了很多生命——

我喜欢这样的句子。因为从来,我们更多地听到的是:他/她的生命被历史改变。

从小到大,我被教育:个人不应该,也不能和社会抗争。
个人的生活,被历史改变,颠扑于命运无情的怒潮。

小学的时候,我和其他很多小朋友一起,争着去做老师的pet student,为了得到小红花而手舞足蹈;中学的时候,我但凡有一点儿折腾的苗头,就会遭到老师当头棒喝——有朝一日,社会会改变你的;有本事上了大学在折腾啊? 上了大学,再没有老师care我这样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试图对我进行谆谆教导的,是一些经验老到的师兄,他们说:格格同学,你不会幼稚到以为人可以改变社会吧?

而唯一有机会讲到所谓的“改造社会”,则指向大而无当的宏观蓝图。

就是这样,我的学校教育,尤其在香港的时候,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色彩,现实、空虚而令人沮丧,但是它又同时在不经意的时候,灌输给我这样两个理念:1) 不要问社会为你做了什么,相反,想想你为这个社会作了什么;2) 当你认为这个社会可以有所改变而更美好的时候,请立即行动,不要试图等别人来替你改变——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


这样的种子种在我心里,在美国的这两年,我接触了最理想主义、最有人文关怀的一批知识分子,我的理想主义没有被挫伤,而是更加坚定了。我知道,我有权利坚持自己相信的东西,而不是轻易妥协。因为,在这个世界,总有某一个角落,“一小撮”人,至少是他们,和我并肩站在一起。

一定又有很多人说,这只是一部电影,是美国人的“主旋律”。在极度radical的智力环境里挣扎两年,我已经习惯于一种状态,那就是:无论你持怎样的观点,都有人说你浅薄、幼稚,政治不正确。所以,我觉得我个人是不是在美国相信了一些“价值”并不紧要——就像昨天在Da Vinci Code的电影里听到Tom Hanks对Audrey Tatou说的,Sophie, the only thing matters is what you believe.

——关键是,你相信的内容什么。

最后引一段电影里再现的Milk的演讲。

And the young gay people in the Altoona, Pennsylvanias and the Richmond, Minnesotas who are coming out and hear Anita Bryant on television and her story. The only thing they have to look forward to is hope. And you have to give them hope. Hope for a better world, hope for a better tomorrow, hope for a better place to come to if the pressures at home are too great. Hope that all will be all right. Without hope, not only gays, but the blacks, the seniors, the handicapped, the us'es, the us'es will give up. And if you help elect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other offices, more gay people, that gives a green light to all who feel disenfranchised, a green light to move forward. It means hope to a nation that has given up, because if a gay person makes it, the doors are open to everyone.
  
  So if there is a message I have to give, it is that I've found one overriding thing about my personal election, it's the fact that if a gay person can be elected, it's a green light. And you and you and you, you have to give people hope. Thank you very much.

Thursday, April 9, 2009

奇文共欣赏

以下摘自王小峰最新的的博客文章。我先不说我的个人意见。我想问一下大家,尤其是女性,你们对这段论述的感受。也欢迎男性讨论。

具体地,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王小峰回答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了么?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答案是什么?

2. 他的具体论述中,有哪些观点是你同意的,哪些是你不同意的?

3. 他的论述中,有哪些明显的逻辑错误?

4.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很多类似的论断?你觉得比较恰当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5. 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怎样呢?

当然,回答并不仅限于这几个问题。


以下摘自其博文。

----------------------------------------------------------

说到这里,是想抛出另一个问题:女人为什么很少幽默?

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思考,至少在我周围,有幽默感的女人不多,我这么说不怕得罪人,也不是说我有性别歧视。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人请绕行。如果从比例上 讲,我认识的有幽默感的女性大约占10%,有幽默感的男性大约占80%。这个比例算是高的,因为我认识的群体基本上还都算以文字为生的人,如果范围扩大, 这个比例会更低。

女人在语言文字上的特长是温婉、细腻、柔美,一旦女人像男人一样思考,就是尖酸刻薄,张爱玲是最好的样板,即便幽默也是让人无地自容的幽默。更多时 候,如果女人能玩转幽默,那她的性格中一定带有男性色彩,温婉与幽默难以共存。于是又有一个二逼站出来发言了:“那谁谁说话就既温婉又幽默,你怎么说这二 者不能共存?”你不表态能把你当哑巴卖了?我就烦你这种发言的人。这世界上永远会有20%的傻逼,不管在对任何事情的态度上,这20%都是恒定的。

女人的幽默永远与尖酸刻薄连在一起的。那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对逻辑的颠覆,在这一点,男人肯定比女人有优势,而女人如果 想占领幽默的制空权,必须将自己的性别淡化,以中性方式来展示幽默。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女孩,如果称得上风趣幽默的,她的性格是不是很中性化?这一 点尤其是在男人眼里看来,可能更准确。

但是,男人会喜欢女人中性化吗?女人愿意更幽默一些而放弃自己性别带来的性格特征吗?这样的女人会招男人喜欢吗?女人一向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不 惜动用各种化学物质和接近自残的方式(比如减肥整容)来装饰自己,不就是想让这个魅力延长吸引男人的时间吗。你别不承认,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不 是我说的。你花枝招展或顾影自怜或自怨自艾其实都是在向异性摆出一个裒司。幽默的确可以表现出一种魅力,但与此相比,女人要失去的远远比男人要多。除非, 你是个女权主义者,就不想待见男人,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个幽默的女人。

相反,幽默对男人来说相当于女人身上的香味儿,它是男人大脑里散发出的费洛蒙。你看,女孩子一般都会说:我喜欢幽默风趣的男人。而这样的男人在社交 场合确实很吃香,能用最迅速的方式勾住女人的目光,然后你就看他表演吧。以前我组织饭局,一定要男女搭配,这样是为了给一些男人释放费洛蒙的机会,这样的 饭局一定会欢声笑语。老六说不让女孩参加饭局,只准老男人加入,其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也观察过,如果全是男人的饭局,肯定枯燥无味。当然,老六会舍身 而出,娇滴滴地说:“来搞我吧,我没有体味儿。”全男人的饭局,谈论的话题肯定是大而无当的内容,但是一旦有了女人加入,话题就轻松多了,男人们在一个个 把包袱抖出来的时候,其实潜意识是甩给女人,炫耀自己。女人在这种环境中也充分动用快速对焦功能,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聆听或欣赏者的位置上,如果期间能不时 发出一些笑声这样的音效,男人跟吃了伟哥一样。

那么,为什么女人喜欢欣赏幽默,男人喜欢炫耀幽默?这必须从土摩托的专业说起。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你看,雄性动物都比雌性动物好看,这是为了吸引雌 性动物的注意力,动物通过炫耀来赢得异性,那么,人呢?我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也是通过外在的东西来吸引异性,但是,自从有了语言之后,男人在就改 变了吸引异性方式,他们双管齐下,变成了人际关系的规则,就是角色扮演,有炫耀的,就会有欣赏的,幽默慢慢就变成雄性的逻辑。一个笑话这样说:一个美女跟 萧伯纳老师说,如果我们结合,生下的孩子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该是多完美。萧老师回答:万一孩子有我的容貌和你的智慧那岂不是很惨。这个笑话很经典,它 包括了如下内容——女人没有智慧,男人有智慧,男人可以自嘲,没有智慧的人是让人瞧不起的,男女不平等。更关键的是,没有智慧的女人哪怕是美女也让人瞧不 起。一个短短的笑话,把人类形成的一种男女关系展示得淋漓尽致。它本身早已超过了笑话的范畴。

至少,目前没有人能改变这种游戏规则。

Saturday, April 4, 2009

桑塔格/蝴蝶饼/地下室的贼

佐丹奴模特要暂离芝加哥,下次再见不知何时何地。于是昨天算作我们的告别。

他送我桑塔格的随笔集,扉页上,工工整整抄录着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合我心,颇为感动。



帮house的former resident Tamara喂猫数日,她很贴心地在P-hole里放上一盒蝴蝶饼和字条,和以前一样。周到而细心。


人生冷暖,世态炎凉。朋友相扶一程,随缘来,随缘去,记得当日的好便是,无所谓疏淡。

有些道理,须是经历过一些不平,方解其中的滋味。

------------地下室的贼的分割线----------------

X-men不知道从哪里偷来了一大包古代的卷轴,是值钱的大宝贝。他骑自行车沿街逃跑,遇到我。我说愿意帮他找个地方窝赃——我家楼的地下室是一个废弃的车棚,里面有一个看车的怪老头儿,去那里一定没人管。他于是撂下车,自己先跑过去了。我骑上他的公路赛,车闸坏了,很难搞定,一路上大撒把,跌跌撞撞,惊险横生,后来总算到了车门入口。但是车又怎么都所不上,前轱辘没法锁,后轱辘两把所好像都是坏的。

有大爷大妈来往于此。

后来我下到地下室,看X-men正坐在一个小房间里,点着蜡烛兴致勃勃地看那些卷轴。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没用,x-men一定饿了,应该上去给他买俩炸糕,或者葱油饼!

ps: X-men是代号,是中国人,不是美国那个,我不是卖国贼!

Friday, April 3, 2009

转载:佛教与近代女性的觉醒

这篇文章里其实没怎么论述“觉醒”,但说的这些事情和人物挺有意思的。激起了我延伸阅读的兴趣。


作者:刘泳斯 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index.html

1949年3月底,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杭州西湖庙会。参加庙会的女性佛教信徒既有乡间老妇,也有都市新女性。

雪松供图

  编者按:在 宗教和人类文明历史上,宗教与妇女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在宗教中,“女性一方面被奉为圣洁的女神,另一方面又被贬为邪恶的女巫。……虔诚信徒中妇 女居多,而她们中的大师和宗教思想家却寥若晨星。妇女长期处于宗教权力机构之外,而各教的创立及传播却又离不开妇女的功绩。”直到今天,女性仍是宗教信徒 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特推出“信仰与女性”专版,与读者一起追寻宗教背景下的女性历史,探讨她们在宗教发展和传 播中的影响和作用。


  在历史长河中,宗教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女性 教徒的产生及修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遭受歧视到允许遁入教门、从念佛老太们的专利到佛教信仰在女性间生根,这些也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今天,女性难 以出家为尼的时代早已过去,且这些女性出家人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这些知识女性的加入,提高了尼僧的素质,为古老的佛教带来了生机,而她们的修行自觉和社会 意识的提升,更为佛教和女权思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红粉成灰证四禅:近代女诗人与佛教  

  提起近代著名僧人弘一法师李叔同,大家都非常熟悉。李叔同出家前,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出名的“大才子”。在近代,出家的文学家、艺术家并不只弘一法师李叔同一人,其中不仅有一些文人才子,晚清民国时还有不少才女,一些女诗人、女词人最终走上学佛之路。

  晚清时,许多女诗人与佛教关系极为密切,佛学并非她们诗作中的点缀,而是同她们的人生体验息息相关 的。众多有才情的女诗人,常常在良辰美景之中,体会到禅意。“花满中庭月满天,花香人景共婵娟。焚香静坐观花月,诗思禅心两自然。”(金淑娴《春日夜坐有 得》)在禅意中,她们被世俗社会束缚的才情得到了释放和发挥,体味到自然的意趣。“别有闲情何处着,非今非古任优游。”(陶善《野步》)“云无来去意,秋 在渺冥间。雨后村烟湿,林疏鸟语闲。”(范淑《秋晓》)

  佛学的境界与自然的美景,相互交融,使才女们感到了“自然原不与天违”,虽身为女儿身,亦感到自身独有的价值,“散花我本天仙女,胜果能参最上乘。”(伊兰《圣因寺揽胜斋小憩》)

  然而,现实并非都是那么美好,特别是在战乱频繁的晚清,据《清代闺阁诗人征略》记载,太平天国运动 的12年中,自杀的著名江南女诗人就多达20位,另有多人被杀或因贫病而死。即便是在较为平静的年代中,晚清女诗人似乎也是最不幸的一群人,她们几乎都是 “青年孀守之人”。在她们的生平中,最常见的就是贫病、早寡、早逝或所适非人。

  晚清女诗人集体命运的悲剧性,不能不说是由于时代造成的,而她们对那个污浊的世界也表达了不满。“ 闲看世事意多违,俗态纷纷亦可嗤。”(杜敬《杂感示慧玉》)她们当中的许多人最终走上了佛教的道路, “扫除烦恼即清凉,看淡荣华忆故乡。爱网解时疑网脱,尘缘悟后道缘长。”(王伯颖《悟后》)“忧患余生,吟事遂废……自今以往,扫除文字,潜心奉道,香山 南,雪山北,皈依净土,几生修得到梅花乎。”(吴藻《香南雪北庐集自序》)

  到了民国,才女们开始积极反抗自己的悲剧性命运,提倡女权,男女平等成为时代的口号。在这个时代大潮中,却也有不少女诗人遁入空门,比较有名的当属吕碧城和张汝钊。

  民国时期,才女们信佛有其个人的原因,如吕碧城终身未嫁,张汝钊的丈夫是浪荡公子。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女子不幸,特别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子生活不幸,是一个社会问题。佛教在一定意义上,为这些女子摆脱社会羁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了空间。

  同时,近代中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些才女往往出身于传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从她们的诗词中 就可以看出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同时,这些女子又追求男女平等,学习西方文化,这样做看似大胆时尚,受到“名流”们的追捧,但这些“名流”往往将她们当戏 子、交际花看,口上赞扬,但内心并不十分尊重。再者,花无百日好,才女也会红颜不再,而宗教信仰则可以保守终身。“德”比“才”更具有持久性。

  因此民国时期,吕碧城、张汝钊等不少才女走上“以德称而不以才显”的道路,选择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依归,并非不可理解的事情。

领取芙蕖自在香:佛化家庭中的女性  

  近代高僧一般并不鼓励女性出家,而是让普通女子在佛化家庭中为佛教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用佛教来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女性特有的问题。

  民国时期,佛教界许多有识之士推动“佛化家庭”运动,著名高僧印光、慈航、太虚、弘一等人,都重视家庭教育,进而重视女子教育,希望受过佛化教育的女子不要出家,而是去结婚建立佛化家庭。

  慈航法师认为,佛教要传播到民间去必须要女子学佛。“今后所希望的,是一班新时代的女子来发心学 佛,学佛可以在家学,并不一定要剃光了头去出家。以你们清醒的理智,去彻底认识佛法的伟大……为什么女子学佛,佛法就可以传到民间去呢?因为学佛的女子, 最能坚定正信,将来择配,自然以同一信仰为前提……在佛化家庭中,小孩耳濡目染……代代相习、世世相传,佛法从此便能根深蒂固地流入民间。总说一句:要奠 定佛化家庭的基础,非靠现代正信学佛的女子不为功,所以要想佛法传到民间去,首要的办法,便是多劝女子发心学佛。”

  事实证明,佛化家庭对于推动佛教在社会上的传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代许多高僧、著名居士,就是受到自己母亲、祖母、外婆等等与自己最亲近的女性长辈的影响,开始了自己的学佛历程。

  印光法师也是在同一时期提倡女子在家学佛、建设佛化家庭,表现突出的一员。印光法师将女性学佛定位 在家庭,不仅仅是从佛教自身考虑,而且也是从国家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的。“世之不治,国乏贤人,其根本皆由家庭无善教所致,而家庭之教,母之责任更重。是 以光屡言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者,以此。”

  “今之讲男女平权者,多多皆不知女人之权,大于男子多难称喻。世道之乱,亦由女权不振所致。世道欲 治,当急令女子无负天职,各各恪守其权。光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其克尽妇道,相夫教子,于家于国,利在不知不觉中。”同时,印光 法师认为旧中国兵荒马乱,女子住持寺庙也颇危险。

宗门有幸开新运:出家的比丘尼  

  民国时期,兵荒马乱,许多高僧大德都因女子独居危险,不鼓励女性出家,但是近代还是出现了像隆莲、通愿这样著名的比丘尼。

  隆莲法师被誉为“当代第一比丘尼”,长期任爱道堂住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尼众佛学院——四川尼 众佛学院的创办者。隆莲法师精通英文、藏文,翻译著述佛教文献近20部,参与编写《汉藏大辞典》、《世界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分册)》;同时,隆莲法师古文 诗词功底极佳,一生写下了近千首诗词,如她曾为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募捐赋诗一首:“北望中原近,南瞻瑞相开。夺天金作范,拔地玉为阶。坛拟神京制,宾归圣 境来。祇园兴福地,七宝萃珍材。” 隆莲法师还学过国画,擅长书法;学过中医,曾挂牌行医;还自修过高等数学,写有数学论文……隆莲法师是位多才多艺的比丘尼,一生富于传奇色彩,得到了我国 佛教界的普遍认可和尊重,曾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这在尼界是非常难得的。

  近代另一位声名显赫的比丘尼通愿法师,她的父亲原在少帅张学良将军手下任奉天省省长,东北易帜后出 任辽宁省主席。通愿法师出家前,原是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学生,后来看破红尘,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家。通愿法师任北京通教寺住持多年,后去山西五台山。现在我国 大陆规模最大的尼众道场——五台山普寿寺,就是通愿法师一手建立起来的。

  在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只有汉传佛教有最为完整的比丘尼戒律。1980年,斯里兰卡著 名佛学学者李拉·拉尼特在成都访问隆莲法师后,通过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转达,希望隆莲法师为斯里兰卡女信徒传授比丘尼戒。此后,台湾佛教界也多次尝试将比 丘尼戒传入南传佛教国家。

  以隆莲、通愿法师为代表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发扬自身优良传统,在世界佛教范围内扩大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大有可为!


Wednesday, April 1, 2009

腐女、丧女、干物女……恋爱资本主义?

上次和Angela谈到一些两性关系里的流行词汇。我们最熟悉的宅男、宅女,都是从日本舶来的。稍微生僻一点的腐女(指喜欢看男同性恋漫画、文学、影视并从中获得快感,但异性恋的女性),也是先由日本流行起来的。然后Angela又介绍了一些更新的流行词汇: 丧女、干物女、肉食女等。

我听到这些词汇,但就字面意思来讲,就觉得有趣得紧!干物女让我浮想联翩,肉食女让我好像回到侏罗纪。那么,这些日本舶来的新词儿,又是什么意思呢?Angela推荐了一个香港中大教授的博客,上面有具体介绍(“恋爱资本主义”的新女性:腐女、干物女、丧女与负犬)。另外,这个博客本身非常有意思——知日部屋:哈日反日不如知日——这是我喜欢的态度。

说回诸“女”们。

干物女的解释是这样的:干物在日本,指的就是干货(注意:不是众所周知的fuck good的意思,而是取其本意 ,泛指香菇、干贝等)。所以,干物女就是那些二十多岁不愿意拍拖,而是喜欢享受私人空间的女性。
“她們對於戀愛感到陌生(以前有戀愛經驗。但已很久沒有拍拖),但並不拒絕。只是她們慣於隨便懶散的生活,對談戀愛提不起勁。對不少男性而言,干物女不修幅篇,又不擅社交,所以缺乏吸引力。”(摘自知日部屋博客原文)

肉食女,我和Angela的解读大致如下:长期单身,但是极端渴望恋爱,一旦找到对象,就如饿虎扑食地猛烈索取生理以及心理满足感的女性,以白领居多。这类人在恋爱中,打破东亚文化两性关系中女性被动、矜持的刻板印象,表现得十分主动,甚至略显“饥渴”。
[Angela的补充:肉食女应该加如下特点:长期单身、事业小成、阅人无数,“
一旦找到对象,就了...”]

"而肉食女的对象,正是'草食男'(特指那些个性被动、生性慵懒、不愿承 担责任并畏惧受伤之类的男性。)“草食男”与“宅男”近似却不一样。'宅男'宅在宅里,'草食男'宅在内心深处。" (网易3月21日转载自广州日报)


那么丧女和负犬呢?以前直接引用自知日部屋:

(3) 喪女(もじょ):自虐語,指從未談過戀愛的女性(處女),連被人追求的經驗也沒有。她們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儀容已不在乎,對戀愛已喪失渴求及期望。喪女十分寂寞及無奈。

(4) 負犬(まけいぬ):自虐語,年過三十仍無男友、未婚、無子女及低收入的女性。她們是「戀愛自由市場」的失敗者,部分對單身生活自得其樂,但心裡仍渴望可以戀愛及結婚。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最后,知日部屋的作者指出,“以上四詞均與「毒男」女版有些距離。「毒男」與喜歡ACGN沒有必然關係,沒有戀愛經驗,但對戀愛有期待。它們與「毒男」的最大共通點是彼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戀愛障害」,是「戀愛資本主義」製造的敗者。

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腐、干、丧、负都是有“恋爱障碍”的较年轻女性。在她们的年龄,在社会习俗的压力下,她们被预期有正常的两性关系或者婚姻,而婚恋的“障碍(disorder)”,成为了她们的共同点。但是,由于导致“恋爱障碍”的原因不同,所以细分为几类。而男性方面,一般就是“毒男”一种类型——即只要是有“恋爱障碍”的男性,都统称为毒男。对于男性来讲,社会并不会有意识地区分导致他们单身的原因。

为什么社会话语对于适龄却单身的人,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呢?如果果然可以用“恋爱资本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推断,这是由于女性在婚恋市场,被标签化、分级化、类别话的程度更深呢?

这里面最有趣,也最特殊的一对名次是肉食女和草食男。这对概念打破了社会习俗中既有的男女权力关系,在关系里,女性成为了主导;在“被标签化”的程度上,男女程度一样深刻。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广大肉食女——当你们以一种貌似新女性的姿态出现,敢于争取、追求个体欲望的满足的时候,不要忘了想一想,在claim自己是肉食女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把自己放置在了一个被沽定好“价位”了的市场里了呢?这,是一个自觉的女性主义者应当接纳的标签么?

我和Angela那天其实也以自嘲的口吻,给彼此和闺蜜门贴标签来着。当然,这是胡闹。我相信腐男、干货男、丧男、肉食男在现实中的存在,用毒男一词概括,未免太简单了吧。下次见面,应该给广大“毒男”们贴贴标签,算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吧。嘿嘿。

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

从波士顿回来一直处于飘忽疲惫的状态。

那些和闺蜜夜谈的温暖,那些或清浅或沉重的离别,都深深地在心里。

正当我苦于无法写出熨帖的文字,来纪念这浮生几日的逃离,就发现了这样一首好歌。张震岳的《再见》。

演唱和作者都是张震岳。这个纵贯线乐队里年龄最小的男人。我发现这首歌,是在celine发来纵贯线片断的链接里。那一首再见(纵贯线版),在老罗、小李的口里唱出来,熟悉的曲调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我以为至少应该是属于刘家昌那个年代的作品吧。

在youtube上搜,竟然放出的是张震岳的MV,若不是看到词曲作者都是他,我还是会觉得这是一首老歌翻唱——为什么隐隐的,我听到的是一片片的旧时光呢?说来有意思的是,这个mv取景竟然基本上就是在芝加哥呢。

我把这首mv送给Jennifer,周书和兔子。你们三个分别是我北京、香港、芝加哥时代,或离我最近,或伴我最长的朋友。我们在波士顿的一朝相聚,下次在美国见面——下次是何时呢?



再见

词曲/演唱:张震岳

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的你
要分离 我眼泪就掉下去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远都不会抹去

我不能答应你
我是否会再回来
不回头 不回头的走下去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远都不会抹去

我不能答应你
我是否会再回来
不回头 不回头的走下去
不回头 不回头的走下去

以下是纵贯线版!